汽车在走合期的特点
解答(1)收藏

认证汽车师傅,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
新车磨合期这些事你必须知道!刚提车或大修过的车子,前3000公里可别瞎造,这个阶段有五大特征特别明显:
1. 零件磨损特别快
别以为新车出厂前都做过调试就万事大吉,刚组装的金属部件表面其实跟砂纸似的,相互摩擦还会掉金属渣。这就跟你穿新皮鞋磨脚一个道理,得慢慢适应。
2. 小毛病容易找上门
厂家组装时尺寸难免有毫米级的误差,再加上运输颠簸,搞不好就会出现零件卡死、漏油这些幺蛾子。我朋友的新车就遇到过刹车片异响,查了半天才发现是装配时进了沙粒。
3. 机油死得快
这时候发动机配合间隙比头发丝还细,油膜不容易形成,再加上高温和金属碎屑搅和,原本金黄的机油不到2000公里就变酱油色了。建议首保别拖,按手册要求准时换油。
4. 喝油像喝水
厂家怕你新车就地板油,特意在供油系统加了限速装置。结果就是油气混合比例失调,加上零件摩擦阻力大,这时候的油耗能比正常高15%左右,别心疼,过了磨合就好了。
5. 螺丝会"逃跑"
发动机震动+金属热胀冷缩,新车开个千把公里记得紧一紧关键部位的螺丝。上次去4S店首检,师傅愣是帮我拧紧了7颗底盘螺丝。
重点来了!磨合期要记住三字诀:轻、缓、勤。起步别超过2000转,前500公里别满载,刹车要线性别急刹。冷车启动时先让发动机喘口气,等水温表动起来再走车。建议每500公里检查下变速箱和轮毂温度,摸着烫手就得注意了。
等跑到3000公里左右,记得回娘家做全身体检:换掉带金属屑的机油,拆掉限速装置,四轮定位和电路检测都要做全套。把这些做到位,爱车起码能多陪你跑5万公里,后期维修费都能省下一部手机钱!
有汽车问题?师傅在线为您解答
向汽车师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