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规则有哪些

认证专家吕鹏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5-28  编辑:车主指南

一、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出台后,人们基于事故处理的实践经验,围绕交通事故与过错行为的内在联系,以追求更为公正、公平、公开处理事故为目标,对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对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的研究中,应当综合运用法学、交通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从交通事故的本质特征人手,认识交通事故发生“四点一线”规律所反映的事故因果关系,进而分析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交通事故发生的“险情 避让”模式,从而更为科学正地评判交通事故当事人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责任。

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规则有哪些

(一)信赖原则

1。信赖原则的定义

信赖原则产生于德国1935年的判例,曾被定义为:只要没有特别的情况,所有的交通参与者可以信赖其他的交通参与者也是遵守交通秩序的,因此没有必要总是考虑别人会采取违反交通秩序的行为。从其历史沿革来看,是对交通事故的过错认定的法理基础。它的形成是基于:机动车的发展与普及;道路设施、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为交通安全所必需的交通环境的完善;交通教育、交通道德的普及;以及交通参与者都当然认为相互会遵守交通法规。

在现代社会中,信赖已成为重要的秩序形成与维持的媒介。保护合理信赖,是法秩序的必然要求。合理信赖如果不予保护,人们便会生活在一种行为预期不断地被打破的境地,其安全感也必将荡然无存。因此在道路交通活动中,如果没有通常情况下对交通法规遵守和安全、文明驾驶的信赖,就不可能有交通秩序、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

2。信赖的合理性

信赖有个合理性问题。对信赖合理性的判断,是以一个理性之人处于受害人位置时,可以产生的信赖为标准进行的。理性之人所产生的信赖,应当是建立在掌握对方行为人及场景的信息基础之上的,将这些信息纳人过错认定之中,体现了对行为人利益的兼顾。

具体到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应确认自身是遵守交通法规的,同时也信赖其他交通参与人也同他一样遵守交通法规,但是,如果其他交通参与人已存在明显的交通违法行为,该机动车驾驶人就不能以信赖原则来规避自己应尽的注意义务,即尽一切可能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不应当一味强调信赖原则规避注意义务。同时应考虑到路况和环境要素的变化,也就是说对一方交通参与人已经明显违反交通法规,在特定的路况和环境下,应当考虑到另一方交通参与人是否可以观察到并采取有效避险措施能够避免事故的发生,也不能一味强调不能用信赖原则对抗注意义务。

(二)因果关系与交通事故原因力

交通事故原因力,是指在构成交通事故损害结果的共同原因中,每一个原因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所发挥的作用。“因果关系本身是客观的,但是这种客观现象需要主观的认识,因此,就在因果关系的运用而言,它又变成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主观上某种交通违法行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抑或条件的选择”带来了交通事故因果关系问题的困扰。

通常,必然引起的某种后果发生的原因被称为直接原因,一般不会引起某种损害后果的发生,但因为其他原因的介入而造成该种损害的原因称为间接原因。在交通事故中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区别的。尤其是许多情况下,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据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在交通事故中直接导致主次责任关系的变化。显然,对交通事故原因力这一客观现象的主观认识,首先应当符合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然后才是直接、间接原因或主要、次要责任的选择。

广义上,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道路交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运动。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快和安全地实现运输或出行的目的,人们会按照轨迹和速度的规则进行空间移动。当时间接近或运动轨迹交叉、重合,就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这种迫近的运动相交被称为交通冲突。“交通冲突是产生交通延误和交通事故的根源。”

推荐阅读:因车祸纠纷起诉的期限是多长,怎么选车祸纠纷起诉法院

一、因车祸纠纷起诉的期限是多长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明显的人身伤害,诉讼时效为一年。具体的起算时间如下:1、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因为现实生活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这类事故事实往往比较清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比较小、受伤比较轻,事故认定书一般当场或5日内就制作出来并送达给当事人。自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诉讼时效开始起算。2、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诉。....。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调解书是什么,交通事故调解书应包含什么内容

一、交通事故调解书是什么交通事故调解书,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它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后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它反映公民或法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各方作出承诺、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凭证。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证据吗,如何正确认识责任认定书

一、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证据吗?交通事故发生后,为了明确相互之间的责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会根据其所做的相关现场勘察、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将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由此可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事故当事人对此都不能漠然置之。二、如何正确认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对此并不是十分重视,比如在交通警察做调查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