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是什么,交通事故认定书注意什么

认证专家朱金鹏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6-01  编辑:车主指南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是什么

1、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行政行为

在我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具体指交警部门)职掌道路交通安全,其依法主管交通事故的处理。本文篇首所举条文明确规定了事故认定书也由该机关制作。据此,交通事故的认定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职权行为,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单方做出的。在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认定时,其仅凭单方的意志就可形成结论,无需过问事故当事人即相对人的意思;

(2)事故认定书是对特定事故原因及其特定当事人的责任确认,具有具体性、针对性。

(3)事故认定书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虽无直接影响(即不直接产生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但间接影响仍然存在,如《道交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对六个月内发生二次以上特大交通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专业运输单位,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消除安全隐患,未消除安全隐患的机动车,禁止上道路行驶。

2、交通事故认定不是行政法律行为

行政法律行为之术语借鉴了民法上法律行为之概念。在我国,一直以来沿用民事法律行为的名称,其是指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其特征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产生民事权利义务的得丧变更的效果。故凡以行政机关的单方意思表示便得以引起相对人在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得丧变更的法律效果的行为,即为行政法律行为,以具体行政行为其典型代表。事故认定书是对事故的原因及其原因力的大小、当事人责任的认定,就其内容而言,交警部门并没有为当事人设立、变更或终止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的意思,更无将之表示出来之行为。换言之,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认定书的目的仅在于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而不在于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益。甚至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情况下,交警部门仍然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记载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公安部2008《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事故认定书与行政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不符,所以它不是行政法律行为。

3、交通事故认定是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是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应的行为,同样借鉴于民法上的事实行为概念。对行政事实行为概念的理解学界虽未达一致,但一般认为其是行政主体执行行政职务中与其意思表示无关联,不产生行政法律效果或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一定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指导、行政侵权与行政执行等为其典型代表。依此,可将行政事实行为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一是无意思表示(或设权意图)且无行政法律效果行政事实行为。这一类行为的行政主体客观上表现为完成其本职的行政管理或服务活动,行政主体没有为相对人设立、变更或消灭行政法权利义务关系的意图或目的,而且也没有产生实际的法律效果,如城市公共绿化、天气预报等。二是虽无意思表示但会产生法律效果,但法律效果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非行政主体的意思表示。这其中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如《国家赔偿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人身权与财产权的行为。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通事故认定的一个环节。依据本文开头所提条文,交警部门制作事故认定书必须依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因此,它是整个事故调查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交通事故进行行政调查的最后结论环节。作为行政调查,交警部门并没有对事故当事人直接设立、变更或消灭交通安全法上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观意图,也不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而只是依据事实与法律,对当事人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及其原因力的大小(即责任)进行适当的评价,但不涉及对当事人法律责任的大小的评价。综上可以认为,事故认定书在法律性质上应属于行政事实行为。

二、交通事故认定书注意什么

交通事故发生后,为了明确相互之间的责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会根据其所做的相关现场勘察、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将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由此可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非常重要的,相关事故当事人对此都不能漠然置之。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对此并不是十分重视,比如在交通警察做调查笔录时,对询问的问题的回答不是认真对待,觉得无所谓,有些人虽然对自己的回答给予了十分的注意,但在措词上却不是十分注意,结果使自己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对于事故认定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交通警察的询问一定要认真对待,准确回答

交通警察所做的询问笔录对于事故认定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之一,因此在回答询问的问题时就一定要认真回答,准确回答。尤其是在发现交通警察故意偏袒某一方时就更要注意。例如下面的问题:你当时离马路边有多远?如果你是位行人且立即回答一米的话,就可能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对于这样的问话就一定要注意,因为马路边是个模糊的概念,到底马路边指的是哪里,必须反问警察,否则你就有可能被认定是在机动车道内。

第二、对于交通警察的现场勘察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场勘察是事故认定的重要依据,勘察人员所绘制的现场图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在实践中本人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场图不符合实际。然而再不符合实际也无法证明,因为你没有证据能够推翻交通警察所绘制的现场图。那么在现实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现场勘察呢?

(1)在交通警察绘制图后,应当立即要求查看其所绘制的现场图,如果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要立即指出,并要求其修改。

(2)如果条件许可,应当在交通警察勘察之后自己也对现场进行摄像或照相,以备比较。

第三、当认定书做出来后,一定要认真审查书的内容:

对于认定书的内容一定要认真审查

(1)审查对事实部分的表述是否准确。

(2)审查书中引用的法律条文是否正确。

(3)审查法律条文是否应该适用到该事实上。

审查以上几点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专业性较强,因此最好聘请律师帮助审查,并认真听取律师的意见。

第四、对事故认定出错的处理

推荐阅读: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一、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如何认定从交法第七十三条以及其它法规的规定来看,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经、调查询问后根据事故当事方的违法情形并依照及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所作出事故认定书。因该认定书是在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时将其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因此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此类事故认定书常常被法院当然采纳。但根据《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事实无争议如何处理,有争议又怎么解决

一、交通事故事实无争议如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规定。....。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后如何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需要准备什么证据

交通事故后如何向法院提起诉讼?首先你要写好一份起诉状,其次要准备好证据材料,然后到选定的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需要准备什么证据,对于诉讼一片茫然,本文就此为您介绍。一、交通事故后如何向法院提起诉讼首先您应先到事故发生地或是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写一份起诉状,收集好相关证据即可,办理立案手续就可以了。诉讼的具体程序如下:一审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