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可自行处理的交通事故范围,自行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

认证专家龙伟彦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5-29  编辑:车主指南

一、可自行处理的交通事故范围

凡在道路上发生的仅造成车辆物品损失的交通事故, 当事人对发生事故的事实无争议的,可自行处理现场。

当事人可自行处理事故现场的范围:

1、后车与前车未保持安全距离发生的追尾事故;

2、驶入禁行线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

3、驶入逆行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

4、转弯车未让直行车先行发生的交通事故;

5、支路车未让干路车先行发生的交通事故;

6、变更车道的车辆未让本车道内正常行驶的车辆先行发生的交通事故。

二、自行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

交通事故由当事人自行处理现场的,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1、处理现场前,当事人应记清对方的姓名、单位、车种、车号。

2、处理现场后,由肇事方写明事故事实,经双方签字后,交给受害方。双方交换驾驶证或有效身份证件。

3、当事双方应在二小时之内(特殊情况可延长至三小时),驾驶发生事故的车辆共同到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报案,逾期不到的按不及时报案认定责任。

4、对于损失轻微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

5、处理现场后,当事双方对事故事实有争议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按处理现场前肇事方写明 的事故事实认定责任。

发生碰撞固定物的单方交通事故时,肇事驾驶员或有关人员应立即报案,并将车辆移至路边或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处理。

推荐阅读: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有哪几种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概念,所谓逃逸,一般是指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所以,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一种在造成交通事故后进行躲避、逃匿的行为上述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论述有三点是共同的:1、前提是在交通肇事发生后实施的;2、逃逸者均是为了逃避自己的义务和法律对其的追究;3、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有哪几种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分类,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一)按行。....。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道路事故起诉需要的材料,交通事故诉讼的注意事项

一、交通道路事故起诉需要的材料(一)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公安机关作出的责任无法认定的决定,如对公安机关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的,还应提交上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二)公安机关作出的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三)在公安机关调解时,双方经调解已达成的调解协议,调解书生效后另一方不履行的,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四)经公。....。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调查取证有期限吗,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自我取证

一。交通事故调查取证有期限吗1、交警部门委托鉴定部门进行鉴定的期限是二十个工作日,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处长十个工作日。2、若鉴定结论是无痕迹,交警部门会作出相应的处理结论,你若有异议,可以在三日内复议。二。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自我取证人证要找目击者事故民警介绍,证据分为人证和物证很多种。当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司机看到行人没有走人行横道、闯红灯或非机动车有猛拐现象,一定要询问旁边的车辆或行人有没有看到刚才发生事故的一幕,并留下目击者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