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交通事故赔偿协议的内容,不服交通事故认定怎么处理

认证专家凡夫俗子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5-24  编辑:车主指南

一、交通事故赔偿协议的内容

一、本市道路范围内发生机动车之间仅造成车辆损失且车辆尚能行驶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可自行协商处理,但有本通告第八条中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项情形的,不适用自行协商处理。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的,应首先填写事故事实以上部分内容后,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

二、填写《当事人自行解决交通事故协议书》,要字迹工整、项目齐全,填写后交各方当事人。

三、时间一栏,使用阿拉伯数字,要精确到分。

四、地点一栏,填写至某区(县)、某路(或路口)、某街的具体地点。

五、代码A、B是指事故当事人。

六、姓名一栏,填写前须核对驾驶证等证件。

七、驾驶证档案编号或住址一栏,填写驾驶证档案编号或现住址。

八、电话一栏,填写随时可以联系的电话号码。

九、交通方式一栏,填写车种(如:大客、小货、小客等)。

十、车号一栏,填写前须核对车辆牌照和行驶证等证件,并如实填写。对于黑色牌照的号牌,应在号码后注明(黑牌)。

十一、保险公司名称或保险凭证号一栏,填写保险公司名称或者保险凭证号码。

十二、事故事实一栏,按照当事各方的过错行为,参照《通告》第八条中的规定,分别填写各方当事人过错序列号。当事人无过错的,在“当事人B 有”下划线上填写“没”字。填写完毕后当事人签名确认。

十三、在赔偿协议一栏,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的,在赔偿协议一栏签名处签名确认,并按下列方式填写:

(一)当事各方同意到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的,在“当事各方共同驾事故车到A保险公司办理索赔手续”后画“√”。

(二)当事各方同意修车的,在“ 日内”填写修复日期。

(三)当事各方达成赔款协议的,应在“事故损失费 元”处,填写赔偿数额(须大写);在“付款情况 处”填写已付或未付。

十四、当事人在现场未达成赔偿协议的,可报警等候交通警察处理,或者持《当事人自行解决交通事故协议书》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不服交通事故认定怎么处理

2004年5月1日的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2004年5月1日的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可见,新交通法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种认知结论。

旧交通法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可在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即行政复议;新法取消了这一环节。

理论上,现在的法律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仅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一个证据使用,但实际操作中几乎都是被法院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责任的依据。所以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在提起交通事故赔偿诉讼时,就需花大力气向法院提交其他证据证明,以争取最大利益,如交通事故现场图、车辆鉴定书、尸体鉴定书、询问笔录、证人笔录等;寻找事故现场目击者,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等,力求还原事实真相尽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案件如何收集证据,交通事故诉讼如何举证

一、交通事故案件如何收集证据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证据收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当事人自行收集、申请证据保全和申请法院收集。第一、当事人自行收集证据1、书证的收集:交通事故索赔中涉及的书证主要包括:事故认定书、病历、出院证明、诊断证明书、医疗费票据及清单、收入证明、暂住证、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拖车费票据、停车费票据、交通费票据等。2、物证:受损的物品,如要求赔偿的应保管原物,原物不能保管的,应在双方在场情况下或请第三方见证情况下拍照保存。3.....。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中的死亡指何时,撞死人时应该怎么办

一、交通事故中的死亡指何时死亡,根据公安部《关于做好交通事故统计工作的通知》规定:死亡是以事故发生7天内死亡为限,即7天内死亡的,按死亡事故统计,7天后死亡的,则不作死亡事故统计。交通事故的伤者在7天以外死亡的,虽然在统计上不作为重大交通事故统计,但对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追究却不受死亡时间的限制。因为区别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是交通事故的后果和肇事者所负的交通事故责任,而不是在事故发生时是如何统计的。事故的受伤者7天后死亡的,应依法对构成交。....。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对交通事故认定不服的救济途径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过堪验调查、检验、鉴定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1、事故责任认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一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