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申请调解,哪些交通事故不能调解

认证专家财道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5-30  编辑:车主指南

一、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申请调解

1、调解的当事人

一般说来,参加调解时当事一方不得超过三人,而可以参加调解的当事人主要包括: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以及其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人员。其中,委托代理人应当出具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另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指派二名交通警察主持调解。

2、调解的申请时间

按照规定,损害赔偿的调解申请时间为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调解期限是10天针对不同的事故情形,损害赔偿调解的起算时间点有所不同:

(1)交通事故致人伤残的,调解时间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开始;

(2)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调解时间从规定办理的丧葬事宜借宿之日起开始;

(3)仅造成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调解时间从确定损失之日起计算。

3、调解的方式

交通意外事故造成损害的,应当遵循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调解书,各方当事人签名,分别送交各方当事人。赔付款由当事人自行交接,当事人要求交通警察转交的,交通警察可以转交,并在调解书上附记。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终结书应当载明未达成协议的原因。调解书生效后,赔偿义务人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调解的期限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期限为十日。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二、哪些交通事故不能调解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处理过程中下列情况则不适用调解:

1、当事人提供不出交通事故证据,因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交通警察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

2、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

3、当事人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

4、当事人不同意由交通警察调解的。

只要具备上述情形之一就不能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事故认定书上载明相关情况后,再把事故认定书交给当事人。

推荐阅读:事故发生后注意哪些问题,自行协商时记录哪些事项

一、事故发生后注意哪些问题(一)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须开启示宽灯和尾灯),相互记录车辆号牌并交换联系方式(例如交换名片、互相拨打移动电话),约定撤离现场后停车等候的地点。(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将事故车辆就近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设置警告标志。(三)相互查验驾驶证(双方要主动出示驾驶证,相互查验驾驶证照片与其本人是否相符)和保险凭证,自行确定事故责任。(四)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并索取报案号(保险公司的报案服务电话提供。....。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起诉,交通事故起诉状包括哪些内容

一、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起诉(一)、起诉应符合的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起诉应递交的材料1、原告除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正本外,还应按被告及第三人的人数提供诉状副本:2、诉状附有与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其主张相关的证据原件或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证据复制件;3、原、被告诉讼主体资格证明。原告或被告是法人的,.....。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哪些行为会构成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会负全部责任吗

一、哪些行为会构成肇事逃逸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第一,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第二,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第三,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