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认证专家达锋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5-29  编辑:车主指南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二、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如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有什么

出现交通事故如何处理,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有什么?1、交通事故认定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2、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一般程序:(1)现场调查。(2)检验、鉴定。——5日内对当事人生理、精神状况、人休损伤、尸体、车辆及其行使速度、痕迹、物品以及现场道路状况等进行检验、鉴定。(3)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10内制作3、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救济——向法院起诉(1)、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被视为一个证据。.....。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肇事逃逸后,可以自首吗

一、交通肇事逃逸后根据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那逃逸后投案还属于自首吗?小编为您介绍。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未等交警到达即弃车离开了现场,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即便之后再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已经成立,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但并不妨碍对自首情节的认定。那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呢?二、可以自首吗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2.....。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陪酒送客发生事故造成少女致死 事故责任应该如何分配

一、陪酒送客发生事故造成少女致死女青年魏某到其住在丰县某村的恋人朱某家做客,同去的有她年龄不满15岁的女友闫某。晚饭时村里的于某等人前来作陪,几个20岁上下的小伙子都喝了不少啤酒。饭后,朱某骑摩托车带女友魏某、于某骑摩托车带少女闫某送她们回家,当沿徐丰公路由西向东行驶时,于某的摩托车突然发生侧滑后摔倒,闫某从摩托车上摔下,摔伤致死。于某无证驾驶机动车辆致人死亡,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于某有期徒刑一年,并附带民事赔偿闫某的家人各项损失931.....。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