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方法,有哪些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认证专家王德莽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5-28  编辑:车主指南

一、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方法

(一)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典型的客观归责,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正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当然,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二)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一般情况下,逃逸者不履行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的动机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抢救义务但尽可能地逃避肇事责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抢救义务但并不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单一动机的情况,前者如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将被害人尽快送到医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

三、有哪些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期限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一)除未查获逃逸人、车辆的或者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以外,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3、交通事故证据。....。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车辆能否送伤员去医院,交通事故现场如何处理

一、交通事故车辆能否送伤员去医院发生交通事故之后,首先想到的应当是抢救伤员。因为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即便抛开道德,纯粹从功利角度讲,致人死亡很有可能导致刑事责任,死亡赔偿金要比残疾赔偿金高数倍,而有伤残比没有伤残又要高数倍。所以尽最大可能的对伤者进行救治,也是对责任方自己利益的维护。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如果附近有车辆能够运送伤员,那么不应当等待急救车,而应当直接送伤员去最近的医院。当然,急救电话还是应当打,因为一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如何起诉,交通事故起诉需要准备什么

一、交通事故如何起诉1、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案件受理后,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2、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3、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