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知识百科nav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有哪些,哪些情况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认证专家秦宏大评论(0)收藏

时间:2017-05-28  编辑:车主指南

一、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有哪些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二、哪些情况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外,交管部门还对哪些行为不构成肇事逃逸做出了规定: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认定书下达时间,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下达时间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2、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3、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二、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救济途径:在《交通安全法》未修改前,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可依据相关规定,针对实际情况,.....。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怎么办

一、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一) 交通事故报警、受理1、 交通事故报警拨打“122”报警电话应报哪些内容?当拨打“122”报警电话时,不要因发生事故而紧张,要将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如道路名称、路段)、车型、车号以及人员伤亡情况讲清楚,如实回答接警人的询问。最好留下联系电话和地址。2、 交通事故的受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的,应当登记备查,受理人员应当做好接警记录,询问并记录报警时间、报警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发生交通事故。....。查看全文>>

推荐阅读:什么是责任认定,构成交通事故责任的条件有哪些

一、什么是责任认定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前提是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充分。所谓基本事实清楚,是指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造成何种后果;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无因果联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所谓基本证据确实充分,是指对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查看全文>>